來南美洲旅行一個月,有著很多很棒的回憶,
但是在的的喀喀湖的經歷,讓我喜歡到想先分享!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Titicaca Lake 的的喀喀湖;湖上充滿著蘆葦,以及許多蘆葦草建成的浮島。
跟大多數遊客不一樣,我選擇睡在沒Wifi、不適合洗澡、只能用USB線充電、聽說晚上很冷很無聊的浮島上。
會來的的喀喀湖,只是因為順路。
會住湖上浮島,只是偶然發現Uros Titicaca Lodge評價驚人的好。
心想:「住浮島晚上雖然沒事做,四週又烏漆麻黑,但體驗一次也不錯。」
然後我經歷了旅程中最後悔的事情之一,那就是⋯ 為什麼我只在這裡待一晚!!!
很難形容我度過了多麼棒的一晚,
但如果我說,這是我旅行過的多個國家中,第一個讓我喜歡到邊打文章邊泛淚的地方,希望有人懂我的激動。
白天參加一日團去Taquile island 時,還覺得的的喀喀湖不特別吸引我,
傍晚Uros Titicaca Lodge開小船接我去他們的浮島時,一切就改觀了。
Uros community 是位於的的喀喀湖上的一個浮島社區,是我參加一日團時沒有經過的地方,
而Uros Titicaca Lodge就是位於Uros community 社區裡面的一座浮島。
本來以為一日團的船開回港口後,我再搭接駁小船去Uros Titicaca Lodge,
沒想到一日團的船開到湖上某個岔路口時,導遊問我:「你準備好了嗎?對方來接你了!」
我驚呼:「蛤?!在這裡?」
※下圖是一日團的船當時停靠的位置。
導遊廣播:「我們的船在這邊稍停一下,今晚有旅客要住在浮島上,住宿方來接他了。」
船上遊客抱持好奇的眼神,看著我離去,還有遊客跑到船上甲版,想知道住宿方是怎麼接送的。
我走到甲版,看見遠方開來一艘小船。
就這樣,船員們幫我傳行李、我小心翼翼的跨上另一艘船,
這種接送方式,從一開始就很特別呢(笑)
來接我的是島主的爸爸,他不會說英文,但臉上總是掛著親切笑容。
船開了一陣子後,我們進到Uros community社區 ,社區後段就是我今晚住宿的地方—Uros Titicaca lodge 。
看著眼前的浮島,想著這裡就是我今晚的家,不免有點興奮。
整座Uros Titicaca lodge 浮島只有島主一家人,還有包含我在內的五位房客。
我跟鄰居們一下就聊開,兩位法國男生聽到我來自台灣,露出開心又驚訝的表情,
因為他們最好的朋友就來自台灣,他們也來過台灣。
跟鄰居打完招乎後,島主的弟弟帶我到我的房間。
房間沒有辦法鎖,但是人在屋內時,能從內部扣上(像廁所門那樣),
一開始有點不放心,但是在這湖中獨立小島,如果有人偷東西也很難跑掉,就漸漸放心。
房間簡單乾淨,充滿傳統民俗風格,這些紡織圖案都是島主一家自己縫製的,
空間不算寬敞,但是遊客大多時間都不在房內,而是在島上四處遊走,所以影響不大。
待在房內,最大的享受就是看湖景,
每個房間能看見的景不太一樣,我這間在南美冬季是日落房,可惜我日落時間都不在島上 倒是早上日出也挺美!
房間內並沒有地方充電,要充電必須到交誼廳,(交誼廳兼具餐廳與茶水間功能,內外部的樣子如下圖)
島上只能用USB充電,所以來之前請務必把相機、行動電源等"只能用插頭充電"的電子產品充飽。
廁所部份很特別,因為浮島沒辦法接上處理排洩物的管道,所以不能沖水,島主一家必須把排洩物集中帶回普諾處理。
但廁所完全不臭,這是因為他們用了很特別的方法,
如果是小號,會有另條管路將其統一匯集起來。
如果是大號,馬桶內下則放置了一桶土接著,
上完廁所後,自行從馬桶旁地上的另一個桶子撈點新土,把其覆蓋在馬桶內的舊土上,
藉此蓋住消除氣味,看起來也比較不噁心,
聽Ivan弟弟跟我講解時,覺得好有新奇 聽說是從馬廄得來的想法。
若要洗澡,必須前往另一個小屋。
由於洗澡水不能直接倒入的的喀喀湖裡,每次洗澡水的量又都挺大的,
他們在處理洗澡水時,會非常麻煩,因此建議大家不要在島上洗頭洗澡,他們也不提供吹風機。
自己去住的經驗裡,大部分遊客都選擇不洗澡,包括我,畢竟只住一晚也還好,
當然我知道有人皮膚容易過敏,沒洗澡會癢跟不舒服,大家就量力而為囉。
島上的電是用太陽能版而來,所以不能用太高瓦數的東西。
確實有很多不方便,我卻覺得這種與日常生活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很有趣。
自己一個人在浮島逛了一下,看見了照片前方那黑黑的、一塊塊的東西(忘記名字…),
它的浮力很強,是建構浮島的原材料之一。
在島上四處逛時,務必要小心,不要走到太偏僻或太靠近河邊的地方,否則可能跌進湖裡!
在那些區域,表面上有蘆葦鋪著,遊客以為是實心,踩上去才發現只是小坨蘆葦漂在水上,
又或者該區域才建到一半、蘆葦無法支撐人體重量等等,真的有一組遊客因此摔落湖中,
沒有溺水只是渾身濕透,聽說手上還拿著相機,真慘…
島主一家會告誡遊客哪些區域要小心,基本上別走到房子後方,
房子與房子間連起來的區域,也就是島中央區域都很安全,如果地上有木版鋪著,那也很安全,
安全區域非常之大,不用特別害怕,稍微留心即可。
湖岸第一排,無敵觀景好位
坐在椅子上觀景放空超幸福。
日落時分,我遇到一直跟我接洽(我還造成他許多麻煩)的島主Ivan,他說要開蘆葦船帶我去附近繞一下。
※站在船上的就是Ivan
Ivan是這座浮島上唯一英文流利的人,所以大多遊客都是他負責帶,
他弟弟則會說流利法文(這邊說法文的遊客意外的多)。
我不確定Ivan名字的念法是「艾文」還是「伊方」,
他跟我說兩個都可以,我以為他只是在客氣,
結果他說「艾文」是英文念法,「伊方」是西班牙文念法,所以真的都對。
搭船前,Ivan媽媽讓我換上這裡的傳統服飾,還幫我綁辮子!幸好自己頭髮夠長綁得起來
每次在秘魯看到傳統服飾都很想穿穿看,終於在這裡穿到,好開心,而且裙子滿暖活!
著裝完畢後,我搭上蘆葦船出發欣賞日落,
船隻也是島主一家自行建造,基於材質關係,過一陣子就要建艘新船,
船頭的造型是Puma美洲豹,因為的的喀喀湖的形狀有點像美洲豹 (聽說倒過來看比較像)。
Ivan跟我聊天的同時,突然冒出一句「你看起來像單身。」
我一頭霧水,"單身"? "看起來像"? 什麼意思?
原來是我辮子尾端的髮飾,鮮豔的顏色表示單身,深色則表示已婚,
難怪他用"看起來像"這個詞,因為島主媽媽幫我繫上粉紅色。
Ivan划著船,我們離浮島越來遠。
抵達湖中央時,周圍完全沒有人,安靜的只聽見湖水聲,
彷彿這美麗的日落,就是上天送給你一個人的禮物。
我跟Ivan在湖上聊天,一邊前往割蘆葦的地方,
他先示範如何割蘆葦,再讓我自己試著割看看。
蘆葦根部撕開後,白色部分可以吃,吃起來沒什麼味道,但輕脆的口感還不錯,
我是白天參加一日團時吃的,本來傍晚還想再吃,
Ivan則勸阻我說 蘆葦可以吃,的的喀喀湖的湖水也可以喝,可是他不建議遊客嘗試,
畢竟他們從小嚐到大已經習慣了,但外地遊客嘗試後可能會拉肚子。
嘗試割蘆葦的時候,超怕掉進湖裡,幸好船很穩!
我割來割去才採收一小部分,大部分蘆葦都是Ivan的成果
Ivan把蘆葦整理好放到船上,晚點帶回島上放著。
回程時候,他讓我試著划船,
船槳好重啊啊啊,而且滑幾下就開始喘
實在怕自己一時手滑,決定先假設性的問"如果我把船槳弄掉怎麼辦"?
他說他會改用鋤頭划,要是鋤頭也掉了(笑) 他還會游泳。
划著划著,我卻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完全認不出他的島是哪座,遠看都好像啊!
他還開玩笑說我們要划去玻利維亞了,幸好我轉頭一看發現島就在我正背面。
※繼續努力划船
趕在天黑前回到浮島,進去交誼廳時,法國鄰居看到我穿著傳統服飾,問說能不能拍張照,
我一直以為鄰居們早就搭過小船,結果沒有,
是因為我隔天超早要離開,Ivan才先安排我搭小船。
大家在交誼廳聊天時,Ivan把一款桌遊拿出來,但他居然不知道怎麼玩,只是有遊客推薦他就買了。
兩位法國男生教大家玩時,我誤會了一項規則,所以法國男生特別補充,
結果下一位紐西蘭男生又犯規,再下一位Ivan還是犯規,法國男生一臉無奈又好笑
跟鄰居們一起玩桌遊、聊天、享用美味晚餐,聊天內容非常有趣而且愉快,
法國人冷漠的很冷漠,幽默的超幽默超爆笑,用餐期間歡笑聲沒有停過。
兩位法國男生說他們會講幾句中文,
譬如:「Ching wo」
我說:「What?」
法國男生:「Ching wo」
我說:「呃⋯請我?Pay the bill for me?」
法國男生:「No! Ching wo means kiss me!」
原來是親我、不是請我!我整個大笑,還問他是不是來台灣都對台灣女生說這句。
他說:「No no no! But if I said, I guess they will pay the bill for me」
我在偷抱怨阿根廷簽證難辦時,法國女生一直叫我找個歐盟的人嫁了,因為他們去阿根廷免簽
其它還有很多很有趣的話題,現在想到還是會笑出來。
就這樣,法國人、紐西蘭人、秘魯人(Ivan)、台灣人(我),
跨越了世界四大洲,現在能聚在一起是多麼奇妙的緣份,
他們幾個也是我在這次旅程中遇到最喜歡的旅人!
晚餐很豐盛,主餐有兩大塊雞肉,很嫩很好吃。
居然還有飯後甜點,個人超愛這個,非常好吃,吃完後覺得飽。
交誼廳內有免費熱水跟茶能自行取用,飲料跟酒也有,只是要額外付費。
吃完飯後,Ivan分享了很多Uros Titicaca Lodge的故事,
他們家庭真的很厲害,整座島上的房屋、船、廁所、椅子、布置都不假他人之手,
還自己去精進英文、學習架網站跟拍攝影片等等。
雖然住這裡不便宜,硬體設備與便利性也較差,可是這裡很有家的感覺,
Ivan說他第一次聽見遊客問有沒有房卡時,還想說那是什麼?
對他來說這裡是家,沒有必要鎖門,但如果遊客會擔心,他也選擇在房間內部加裝簡易鎖。
島上的故事說也說不完,如果大家有去再親自聽Ivan說吧!
晚餐過後,大家紛紛回房,此時天色全暗,氣溫驟降,我回房間拿毯子後,就開始在島上散步拍照。
抬頭仰望天空,這座與城市隔絕的島嶼,正被月光與星星所籠照。
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愛大城市的人,直到看見眼前的景像,才頓時發現,最讓我感動的風景,往往不存在於城市之中。
Ivan碰巧看到我,問我有沒有需要幫忙的,我說我是來看星星的,結果又默默聊開,
雖然今天是滿月,又有些雲擋住星星,算不上看星星的大好日子,但他還是教我用星星辨位。
聊者聊著,他說第一眼看到我時,覺得我的眼睛顏色很好看,但是藍灰色相當特殊,想問為什麼我的眼睛是這種顏色?
我跟他解釋後,才發現他完全不知道世界上有隱形眼鏡、更別提放大變色片這種東西,
我馬上回房間拿隱眼眼鏡給他看,他拿到燈光下仔細端詳,一直說很特別、第一次看到,還謝謝我讓他明白新事物
走著走又回到湖邊,我看著湖,跟他說:
「以前我很怕夜晚的湖水,黑黑一片又深不見底!可是在這裡,我卻覺得很平靜。」
左邊遠方是燈火通明的普諾市夜景,頭頂上是閃耀星斗,右邊是一座座高山,
眼前是的的喀喀湖,身旁是友善詳和的島主,身後是今晚溫馨的家,
而我站在這裡,彷彿置身所有美好事物的中心點。
住在湖上晚上很無聊嗎?也許吧。
但若不是因為這裡沒網路、沒電視、沒有任何商店可逛,我怎麼會想到要抬頭仰望星空,用心體會島上的每一刻?
這一晚我睡的很好,被子超厚,毯子足足有六層,睡起來完全不冷,非常非常的安靜與舒適。
Ivan媽媽在大家被子內留下來的熱水瓶,放了一整晚居然還是燙的,非常神奇。(熱水不建議飲用,僅供保暖)
隔天超早起床只為了趕公車,當我睡眼惺忪開門要走去吃早餐時,微光灑落島嶼,太陽從湖面上緩緩升起,
島上最美的時刻都被我遇到,覺得自己很幸運。❤️
早餐的份量超級多,完全是一個人吃不完的程度,
每種麵包我都只吃了一個,其他水果、優格、炒蛋、蛋糕類則通通吃完。
吃完早餐後,萬里無雲的晴空下,Ivan開船送我去碼頭,
Ivan媽媽在我上船前給了我大大的擁抱,我還聽到啾啾聲😘超可愛。
Ivan爸爸則站在島邊跟我揮手道別。
當船駛離島嶼,我突然眼淚盈眶,這麼美好的地方,就要這樣道別了嗎?
船抵達碼頭後,我望向的的喀喀湖最後一眼,
一踏上車,就開始流淚。
你永遠不知道會在世界上什麼地方,遇到人生中最美好的經歷。
所以,我才想走出去看看這世界。然後在這秘魯的小島上,找到了出乎預料的美好。
--------------------------
在那之後,我就像中了毒。
如果你有一個很喜歡的地方,每天一直想著要再去,卻怕去了反而失望;
那麼到底該抱持可能失望、過去不再美好的機率前往,還是停下腳步,把現有的最美回憶永存心底?
在南美的最後一週行程,一直都沒排定,
直到去完的的喀喀湖後,居然每天想著再去,就決定“一點也不順路”的再次前往的的喀喀湖的Uros Titicaca Lodge。
二訪的經驗更加精采,也與第一次拜訪的經驗有所不同!
為了避免文章過長,二訪的文章連結請點此:
【2017秘魯】的的喀喀湖—再訪浮島住宿Uros Titicaca Lodge